记者 崔瑞妮 张瑜

   核心提示

   在榆林摔跤队教练组,有一对夫妻搭档——高贝贝和王娜。丈夫高贝贝带古典式摔跤队,妻子王娜带自由式摔跤女队,夫妇二人带着摔跤队的健儿们在省十七运上大放异彩。从选才、培育直到成才,夫妻二人始终怀揣着一个冠军梦,为榆林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刚刚结束的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上,高贝贝带队参加青少年组国际式摔跤(古典式)项目比赛,在17项比赛中斩获9金6银9铜,位列单项奖牌榜第一名。妻子王娜带领的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女子组也获得团体第一名。“黄金夫妻档”实至名归。

   今年35岁的高贝贝,之前是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曾参加过2007年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2005年—2009年全国摔跤冠军赛和锦标赛,均站上了领奖台。2014年因伤病从省队退役后,高贝贝带着自己的冠军梦回到榆林。过去榆林摔跤队的古典式教练既要带榆林学员,又要带省上的学员,古典式摔跤队队员人数特别少。高贝贝回到榆林后,第一件事就是选才,成立独立的古典式摔跤团队,然后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

   “最大的困难就是选才,当时大家认为学习不好的孩子才会上体校,所以我们选了几个月,选中的人才一个都没来,因为比赛比的是人,人是根本,就跟打仗一样,没有兵怎么打?”回忆起当年的情况,高贝贝至今记忆犹新。

   人才严重不足,导致在2015年和2016年两个年度的省锦标赛中,榆林摔跤队古典式项目成绩惨不忍睹,未拿到一块金牌,而备战2018年的省十六运又迫在眉睫。

   怎样才能快速完成选才任务,高贝贝比谁都着急:“当时时间很紧迫,我给家长打电话,人家以为是传销和骗子。于是,我一遍不行就打两遍、三遍,然后再上门去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给他们分析孩子将来很有可能成为高水平运动员和日后的发展前途等,还带家长到体校参观,最后家长才同意将孩子送到体校。”

   幸运的是,当时定边县举行了一场运动会,在这次运动会上,高贝贝选中了8名队员,最后这8名队员在第十六届省运会中获得了5枚金牌,从此,榆林摔跤队古典式项目才正式走上崛起之路。

   2020年,在备战省十七运期间,榆林体校缺乏自由式摔跤女队教练。在主教练赵师栓的推荐下,同样是摔跤运动员出身的王娜很快被选中。虽说夫妻二人一个是古典式摔跤教练,一个是自由式摔跤教练,但战术和动作有许多相通之处,两人经常交换意见,实现技术互补。

   “有一名队员的成绩一直是第三,很难突破,而这块金牌我们又想拿下。这名队员在晚上加练的时候,我老公就去指导,古典式摔跤主要是进攻上半身,自由式摔跤全身都可以进攻,这个孩子个子比较高,我老公就用古典式摔跤的战术去教他,让他充分发挥个子高的优势,最后这名队员进步很快。”王娜说。

   从2017年开始,每年的省锦标赛以及省十六运、省十七运,古典式和自由式摔跤团体冠军一直牢牢握在榆林队手中,其中高贝贝带队共获得50多枚金牌,王娜带队共获得30多枚金牌。

   榆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也让市民对体育有了全新的认识,近年来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到体校咨询。“好多家长会说,不管我们孩子适合不适合,能不能去你们体校,这就是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排斥到现在的主动询问,我相信通过省十七运的人才锤炼,备战省十八运,就会容易得多。”高贝贝自信满满地说。

   高贝贝和王娜有个儿子,两人总是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令人欣慰的是,孩子活泼好动,遗传了父母的运动天赋,小小年纪就能将摔跤动作做得有模有样。

   “挺亏欠孩子的,总是没时间陪他玩儿。”王娜说,“好在孩子成长得很健康、很乐观,未来他学不学体育,喜欢什么,都由他自己选择,我们都会支持他。”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我要反馈